1、需求背景
目前很多企業研發了很多產品的產品,隨著時間的積累,在研發業務方面積累了大量寶貴的設計經驗、歷史數據與方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支持手段,歷史產品研制數據與知識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總結、管理與應用,因此,需要通過知識工程建設對企業歷史相關設計數據、經驗與方法等研發知識進行有效收集與管理,形成對新產品設計的支持能力。
另外,隨著研發設計知識和數據日積月累,對其管理也日趨困難。企業迫切需要建立企業知識庫,實現產品和項目的整合管理,為研發設計部門提供統一的知識和數據的共享和查詢條件,方便研發設計人員查閱相關資料,了解相關項目的設計要求和規范等重要信息,使得研發設計工作更為科學、合理,降低產品任務的投資風險和周期。
從人才梯隊建設的角度出發,一個人才在工作中積累經驗,逐步成長,這個時間非常漫長。如果能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分學習已有知識,將會極大地加快人才的成果過程。通過實施知識管理,促進知識在可共享的范圍內流動、交流,可以讓企業員工快速掌握兵器產品研發關鍵技術,也可以實現已有知識的價值。
2、解決方案
知識工程建設以知識為主線,分為知識聚集、知識關聯、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四個部分。知識聚集將知識收集整理并分類入庫;知識關聯建立起知識與研發流程的關系;知識應用實現知識在工作中的搜索與推送;知識創新是將知識加工成工具。創新產生的工具與工作中產生的知識一起被再次聚集,實現知識的完整循環。研發知識工程系統是一個以知識為中心的工作輔助平臺系統。
知識聚集,首先要分析企業內部的所有信息資源,篩選出其中的研發知識,根據知識存在形態的不同而制定對應的聚集流程,其次要綜合研發知識的產生、應用情況,適應知識工程建設需要,將研發知識進行分類,建立各類知識的知識庫,最終實現知識的統一存儲和分類管理。
知識關聯的核心是將知識與研發流程進行關聯。知識工程要對研發流程進行組織化管理,以信息化方式展示、更新、關聯和應用,根據知識和研發流程的屬性,建立工作包與知識的聯系,讓研發流程中的每一項工作都能獲得知識的支撐。知識與研發流程關聯可以通過自動或手動兩種方式實現。
知識應用分為基礎應用和高級應用?;A應用即是知識搜索,可通過知識工程門戶、客戶端、漂浮工具條等提供的搜索欄進行手動搜索,亦可通過選詞進行自動搜索;高級應用即是知識推送,可結合業務流程或基于搜索頻率進行推送,亦可通過自定義的訂閱實現知識的自動推送。
知識創新是對知識的“深加工”,是要通過編碼、封裝等手段,將方法、算法等固化為新的工具,或者構建結構化工程數據庫。
3、客戶價值
研發知識工程的建設,將切實解決企業內部長久以來因為缺乏有效的知識管理體系而導致的研發知識損耗與流失問題,實現企業研發知識的有效傳承,同時使研發知識與研發活動緊密關聯,實現研發工作中知識的自動推送,從而有效提高研發效率,大幅提升研發水平。
知識工程平臺的應用將支持內容采集、加工、入庫、維護、應用、創新的知識全生命周期管理,把企業內外部各類信息資源整合在一起,將有效的知識與企業核心業務活動緊密關聯,在人按任務找知識的基礎上,實現知識按任務到人,形成知識管理與應用的整體良性循環。知識工程平臺通過集成技術、智能檢索技術、知識推送技術、知識管理技術關鍵核心技術,在時間效率、能力提升、企業文化等三大方面給予企業以信息化工具平臺的業務支撐。
4、案例應用
案例一:知識工程平臺
背景:
目前知識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無知識”,知識梳理遇到問題,資深員工不知如何把知識共享出來,甚至意識不到自己有知識;
“弱知識”,由于知識的梳理和挖掘存在問題,所以軟件中的知識往往與工作關系較弱,只能作閑來翻翻、消遣之用;
“死知識”,知識離散分布,當遇到問題需要設計人員通過搜索方式來尋找知識的時候,不容易及時獲得有用知識,搜索出來的知識要么大多與工作無關,要么很少,難以支持設計工作的開展。
案例二:基于知識的飛機精益研發平臺
背景:
為適應飛機型號研發模式由仿制改型衍生發展到自主創新的轉變,應對新一代飛機型號研制周期大幅度壓縮的要求,解決研制隊伍年輕化帶來的能力建設和知識傳承問題,適應由過去從已有型號研發流程的樸素總結到基于系統工程方法的新一代飛機型號數字化研發流程的正向梳理的轉變,適應由過去專業內的平臺建設向覆蓋跨專業流程的平臺建設轉變,該所決定建設集系統工程、知識工程、綜合設計、質量管理等系統為一體的大型精益研發平臺。
在平臺實施前,在研發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問題:數字化研發流程未完整梳理,未按照規范的研發流程進行開發工作;型號開發缺乏科學的頂層策劃與設計,執行層的工作效率低;綜合設計與仿真工具采購和使用隨意,流程數據不協同,使用效果差;知識沒有融入到研發活動中,且很少被使用;質量管理沒有融入到研發體系中,質量與研發兩張皮。同時,平臺的建設需要從業務流、數據流和該所IT系統整體規劃建設的角度來考慮,協調好質量文件、研發流程、知識工程之間的關系,為該所自主研發水平的全面提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